文化动态
  衡南概况(5)
  地方特产(2)
  九龙茶叶(2)
  宝盖白果(0)
  栗江豆油(0)
  泉溪鲜鱼(0)
  花桥藤茶(0)
  古城西瓜(0)
  谭子山麻鸭(0)
  茶市湘黄鸡(0)
  宝盖烧饼(0)
  风景名胜(1746)
  天光山(16)
  火焰山(371)
  雷祖峰(6)
  岐山(498)
  网山(74)
  清泉山(37)
  清泉(498)
  江口鸟洲(50)
  王氏宗祠(196)
  十牛峰(0)
  历史名人(1480)
  洛夫(500)
  马灯(374)
  海岩(385)
  八指头陀(221)
  地方志(0)
  地方志(0)
  年鉴(0)
  非遗文化(1084)
  非遗名录(0)
  非遗记事(0)
  非遗传承(0)
  衡南花鼓戏(415)
  衡南七巧龙(17)
  衡南渔鼓(319)
  衡南莲花落(330)
  打钱鞭(3)
浅析花鼓戏艺术特色
作者:陈慧  年份:2015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关键词:花鼓戏 阿妹出嫁 艺术特色 
描述:湖南地区区域文化底蕴深厚,作为综合性艺术的湖南花鼓戏集中反映了这一特征。《阿妹出嫁》是湖南花鼓戏的代表作,描写了阿妹的泼辣多情、体贴善良以及山寨的美丽景色和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本文以《阿妹出嫁》为例,浅析花鼓戏中的润腔技法,展现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论乐昌花鼓戏的“前世今生”
作者:陈亚峰  年份:2016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 关键词:乐昌花鼓戏 “前世今生” 《拦车》 《望水村轶事》 
描述:“岭南一枝花”——乐昌花鼓戏,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昌花鼓戏由于源自于民间,并且深深的扎根在民间,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基于此,本文以《拦车》、《望水村轶事》为例,浅论乐昌花鼓戏的“前世今生”,旨在为相关研究者以及乐昌花鼓戏喜爱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湘情湘意 喜颂仁义——评湖南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
作者:陆梨青  年份:2017 期刊名称:艺海 关键词:评论 湖南花鼓戏 新编 
描述:新编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的评论。
包山花鼓戏 绿水青山蔵好戏
作者:钱益清  年份:2015 期刊名称:今日浙江 关键词:花鼓戏 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 明朝时期 艺术形式 
描述:大约400多年前,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明朝时期,安徽凤阳一带遭遇“十年大旱九年荒”的特大自然灾害,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逃荒到各地.一部分人来到浙江云和当起挑货郎,白天卖货,晚上唱花鼓戏.当地人很喜欢这种艺术形式,一代代地传下来,就有了今天的包山花鼓戏.
关于乐昌花鼓戏表演艺术特征的研究
作者:钟志  年份:2016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
描述:作为广东地区13个剧种之一,乐昌花鼓戏被誉为“岭南一枝花”,它主要起源于广东乐昌县,距离最早的历史记载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发展轨迹,作为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曲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至今,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来源于民间,在民间艺术中得以不断推广,备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是粤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
衡州花鼓戏音乐演变历程及其特色
作者:钟冬梅  年份:2015 期刊名称:艺海 关键词:明末清初 花鼓戏 湘南地区 民间歌舞 舞台语言 演变 民间小戏 音乐 
描述:衡阳衡州花鼓戏成形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言稍加提炼而形成的湘南花鼓戏独一流派。衡州花鼓戏的音乐以活泼、明快、高亢和粗犷著称,它热情奔放,山歌风味异常浓厚。自古以来湘南地区的民间小调和歌舞都很活跃。衡州花鼓戏的雏形源于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形成一丑一旦的"二小戏",用呐子伴奏。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见长的衡州花鼓戏。早期的"两小戏"以"呐子牌子"为主,歌唱时唱腔、伴奏、锣鼓同时进行,气氛活泼
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以华容花鼓戏为例
作者:郭银华  年份:2017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关键词:美学特征 传承 华容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是湖南省汉族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美学特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花鼓戏艺术的思考与关注。
论湖南花鼓戏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郭银华  年份:2017 期刊名称:戏剧之家 关键词:美学特征 传承 华容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描述: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是湖南省汉族戏曲剧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些年来,这一传统艺术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本文以华容花鼓戏为例,通过对华容花鼓戏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美学特征的阐述以及濒危现状的分析,提出具体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花鼓戏艺术的思考与关注。
基于田野调查的云和包山花鼓戏传承发展研究
作者:郭敏  年份:2017 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 关键词:传承 包山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 
描述:包山花鼓戏源自安徽凤阳花鼓,并结合云和当地的民歌、小调等民间音乐发展而成,但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及传承人断代等因素的影响,正濒临消亡的尴尬局面,亟待保护和拯救。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在传承中创新,让包山花鼓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得以继续传承与发展。
笑泪丛生的现实浮世绘——评花鼓戏《我叫马翠花》
作者:郑荣健  年份:2017 期刊名称:艺海 关键词:现实 人物 评论 湖南花鼓戏 
描述:关于新编现代花鼓戏《我叫马翠花》的现实关涉、人物形象、主题呈现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