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II 湖南卷
作者:王子初总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辑部 高至喜 熊传薪卷  来源:郑州:大象出版社 年份:2006 数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历史文物  音乐 
描述:国家“七五”社科重点项目 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工程 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本书包括湖南音乐文物综述、乐器、图像三部分。
缘声问道 王学仲音乐文集
作者:王学仲  来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3 数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音乐 
描述:缘声问道 王学仲音乐文集
谈长沙花鼓戏音乐上的创新
作者:戴伟  来源:艺海 年份:2016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鼓戏  音乐  创新 
描述: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发展起来的。它之所以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与戏剧的传承和创新密不可分。
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快乐成长--音乐拉近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作者:李宏彦  来源:第22届华夏园丁教育论坛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保教  幼儿  音乐 
描述: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类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情操的熔炉。"艺术是人生的花朵,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有缺陷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去求真、向善、乐美。每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让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享受快乐。
东北“二人转”研究
作者:于宛冬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人转”  研究  音乐 
描述:中,还是从大秧歌的叙事抒情大调中,或者其他各地剧种中,无不在音乐声腔上作一番“滚雪球”式的摸索和积累,才形成宽阔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音乐体系。 本文以现存的“二人转”及山东小部分
湖南益阳花鼓戏的演唱特点研究
作者:肖翠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唱特点  传承  唱腔  益阳花鼓戏  音乐 
描述:支重要且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流派,又称“地花鼓”、“打花鼓”,主要流行于湖南益阳、南县、桃江等地。益阳花鼓戏来源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娱乐歌舞,有着流畅、优美的乡土音乐韵味以及独有的鼓乐伴奏,特色鲜明,充满着浓郁
绍兴莲花落研究
作者:周丹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2011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曲艺  绍兴莲花落  艺术特征  传承与保护  音乐 
描述:、草根艺术,但它又是第一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地方曲种,是浙江省的四大曲种之一,莲花落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于是让我们对其刮目相看,重新审视这个艺术个体。笔者除了关注其音乐本体之外,把视野
论荆州花鼓戏高腔音乐的百年演变
作者:吴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16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刚柔并济  花鼓戏  江汉平原  荆州  演变  民间小调  高腔  音乐 
描述:荆州花鼓戏有四大主腔,即高腔、蕲水腔、打锣腔、四平腔。高腔长在抒情,可表现喜、怒、思、忧、哀、恐、惊等多种情感;蕲水腔长于叙事;四平腔刚柔并济,既可用于抒情,亦可用于叙事;打锣腔则主要用于叙述惨痛往事和抒发悲愤之情。高腔、四平腔与当地的劳作歌曲、民间小调关系密切,蕲水腔则是由鄂东传入江汉平原,又在江汉平原文化一一特别是当地方言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并且与高腔、打锣腔、四平腔互融互渗,共同铸成荆州花鼓戏的剧种特色。
衡州花鼓戏音乐演变历程及其特色
作者:钟冬梅  来源:艺海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花鼓戏  湘南地区  民间歌舞  舞台语言  演变  民间小戏  音乐 
描述:衡阳衡州花鼓戏成形于明末清初,是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以衡州地方方言为舞台语言稍加提炼而形成的湘南花鼓戏独一流派。衡州花鼓戏的音乐以活泼、明快、高亢和粗犷著称,它热情奔放,山歌风味异常
浅谈祁东渔鼓及其音乐
作者:邹少民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乐器  渔鼓  伴奏  道情  曲艺  出世思想  《唐会要》  音乐 
描述:渔鼓,一种曲艺形式,又称道情、道情渔鼓,据专家考证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唐会要》卷三十三)与《踏踏歌》(段常《续仙传》论蓝采和持拍板说唱者)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筒、简板等乐器伴奏。因战乱,这种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