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6)
期刊(21)
学位论文(18)
会议论文(7)
图书(3)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化 (67)
风景名胜 (6)
衡南概况 (2)
地方资源 (1)
历史名人 (1)
按年份分组
2016(15)
2015(12)
2013(6)
2012(6)
2011(6)
2010(2)
2009(7)
2008(2)
2007(3)
1984(1)
按来源分组
上海音乐学院(1)
大众文艺(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
老年人(1)
江西画报(1)
作文周刊(综合版)(1)
沛县日报(1)
广西师范大学(1)
新西部(1)
中国音乐(1)
湖北渔鼓
作者:胡曼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1984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双鱼尾  词式  欣赏习惯  字韵  两阳  秦明  衬句  民间歌谣  平腔  湖北渔鼓 
描述:湖北渔鼓,是湖北流行最广、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曲艺走唱形式,它由“沔阳渔鼓”衍变而来。1958年,以渔鼓在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后定名。长期以来,各地仍沿用沔阳方言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柞水渔鼓
作者:周成全 周友斌 崔登明 王文鸽 陈华亮 王成斌 赵礼峰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07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陕西地区      猪皮 
描述:“渔鼓本是一根竹,长在深山老林头,张郎托斧来砍倒,李郎削枝拉出沟……”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渔鼓,又称道筒、竹琴,最早出现于宋代,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和陕西地区,是道情的一个分支。渔鼓用竹筒制作,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
桂林渔鼓演唱探究
作者:袁阳阳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演唱  说唱  桂林渔鼓曲艺 
描述:桂林渔鼓即广西渔鼓,由道情发展和演变而来,是一种以桂林方言为语言基础的民间曲艺,因伴奏乐器“渔鼓”而得名。桂林渔鼓是一种集演唱、说白、表演、乐器为一体的说唱艺术,其音乐为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旋律优美动听。在2010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人主要从桂林渔鼓的历史与流变、唱腔特征、演唱风格、演唱语言四个方面对桂林渔鼓进行探究。一、桂林渔鼓的历史和流变。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解放前,桂林渔鼓由道情发展而来,道情则是源于唐朝的道教经韵,最初称为道歌,道观的道士运用渔鼓进行传经诵道。经过民间
民间艺术――沛县渔鼓
作者:宋传恩  来源:沛县日报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报纸
描述:渔鼓,这是记忆中无法删除的无奈。“夕阳古柳赵家庄,负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唱蔡中郎。”诗人陆游把渔鼓艺人登台演唱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的感受却无法和陆老先生描写的场景融在一起。尽管,那嘭嘭低沉的声音已伴随历史的脚步远去多时,但记忆中最多的仍是渔鼓艺人对生活的无奈,对人生的无奈,
听外公说渔鼓
作者:苏良姿  来源:作文周刊(综合版) 年份:2011 数据类型 :期刊
描述:外公是个渔鼓迷,他整天都会守在收录机前面听渔鼓。收录机是几十年前老牌单卡式的,体型大,还时好时坏的,外公就自己摸索着维修,从不舍得扔掉。 外公常常会把收录机擦得油亮油亮的,因为他要听渔鼓。那些渔鼓磁带什么戏曲都有,并摆放整齐、归类有序,外公听得最多的曲目有《说唐》《封神榜》《说岳全传》《杨家将》《再生缘》等。平时外公是一个邋遢懒散的人,但一说到他最爱的渔鼓时,他就精神抖擞,红光满面,像是刚参了军着了装的青年一样自豪。 外公偶尔会哼上几句戏曲,也常在大伙儿面前露上几手。小时候,外公家门前有个小茅亭,院里种着
寻访鄱阳渔鼓
作者:刘华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9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人  想象  录放机  渔歌  同事  作曲家  盲人  老师  记忆力  寻访 
描述:我要去访问鄱阳渔鼓,为了一个叫人感伤又惊奇的故事--我的同事小李,为调查民间艺术资源的事,去到鄱阳.看罢脱胎漆器,又要寻访鄱阳渔鼓.四下探问,大多浑然不知.偶有恍然忆起.唯一让人欣慰的告知是,可能还有个传人,不过,他是个盲人,已经好些年不见其踪影了,或许不在世了吧,小李是鄱阳人,与亲戚聊着寻访的结果,挺灰心的.亲戚沉吟片刻,道:他要真是个盲人,那就好办了!
父亲是个渔鼓迷
作者:彭期龙  来源:老年人 年份:2009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安慰  地出  在乡下  我一  就是你  打得好 
描述:父亲65岁生日那天,我们几个做儿女的都赶回乡下为他祝寿。急急忙忙地吃了中饭,父亲就说:"你们在屋里耍,我看渔鼓去了。"原来,
“平阴渔鼓”的艺术特色与传承
作者:傅学波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平阴渔鼓  朱世年  传承  艺术形式  声腔 
描述:渔鼓是山东省流传较为广泛的曲艺种类之一,它源于道教的说唱音乐——道情。平阴渔鼓在平阴大地上发展近七百年,伴随着历史的沿革、传承,世代相传经久不衰。本文以平阴渔鼓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平阴渔鼓这一古老曲艺的历史渊源、艺术形式、发展历程等文化积淀,通过对平阴渔鼓传承人—朱世年的调查,了解更多的关于平阴渔鼓的情况及现状。期望为这朴实、沧桑、平民化的说唱曲艺艺术得以更好的传承于后世提供帮助。
风雨“渔鼓人”:安徽界首渔鼓传承人现状调查及其思考
作者:刘玉龙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界首渔鼓  苗清臣 
描述:2006年,界首渔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年70岁的苗清臣也在2008年11月被安徽省文化厅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文主要介绍界首渔鼓传承人苗清臣的艺术生涯和渔鼓的传承现状,分析其生存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对界首渔鼓音乐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试论苍南渔鼓及其传承
作者:周敏捷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特色  苍南渔鼓  传承  民族艺术 
描述:本文从阐述苍南渔鼓的基本概况出发,介绍了苍南渔鼓的来源、表演乐器和演唱形式,着重分析了苍南渔鼓的音乐特色,认为其存在“传统以七字句为主,五字句和十字句为辅”“传统以门头唱为主,堂唱为辅”“传统以徵调式为主,节拍自由多变”“曲目丰富多样,内容贴近百姓生活”等音乐特色,并得出结论认为,正是具备了上述音乐特色,苍南渔鼓才得以在较狭小的浙南山地长存几百年,并获得较好的专业声誉。本文第二部分主要总结了苍南渔鼓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认为正是因为其存在中的保留传统色彩较多、艺术地位未实现突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新的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