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
学位论文(2)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化 (4)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16(2)
2015(1)
2011(1)
2010(1)
1957(1)
按来源分组
艺海(1)
戏剧文学(1)
北京舞蹈学院(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1)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
相关关键词(TOPN)
小马灯舞
作者:高益明 陈芝仪绘图  来源: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1957 数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舞蹈  儿童 
描述:小马灯舞
“湖南花鼓戏”舞蹈之我见
作者:江慧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2016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湖南花鼓戏  舞蹈 
描述:湖南花鼓戏是以"地花鼓"为基础演变而来,然而,所谓的"地花鼓"也就是地面的表现形式,并不是舞台表演的形式.这里的"地面"之意,就是老艺人所说的广场舞蹈.它的内容极为简单,边唱边跳,主要目的就是
东坝大马灯舞蹈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作者:邓韵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2015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坝大马灯  传承保护  田野调查  舞蹈  竹马 
描述:,它起源于唐,盛行于宋。目前已经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传统舞蹈类”项目。东坝大马灯的道具主要是由竹子编成的“马架”,因而属于竹马。表演阵容一般由七匹马组成,每匹马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演员
浅探花鼓戏中的舞蹈编创——以作品《我们的刘海砍樵》为例
作者:江慧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 年份:2016 数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调度  花鼓戏  道具  舞蹈  编创  刘海砍樵  动作 
描述: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实验性创作,以“湖南花鼓戏为研究对象”,以作品《我们的刘海砍樵》为例,通过总结及归纳湖南花鼓戏中舞蹈的特点以及对于花鼓戏中舞蹈编创的观念剖析,以舞蹈动作、道具的运用和调度为切入点
二人转的“亲子”鉴定:二人转起源于东北大秧歌而并非山西莲花落
作者:杨朴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莲花落  东北民歌  山西  丑角  秧歌  舞蹈  亲子鉴定  表现形式  构型  二人转 
描述:舞蹈、形式的性爱意味、丑角、男绕女转造型、跳进跳出表演方式、故事的"女爱男"模式、原型、曲目、说口形式,与东北大秧歌相同或靠近,而与山西莲花落不具有多少相似性。由此证明:二人转起源于东北大秧歌而并非山西莲花落。
歌舞共娱 雅俗同乐
作者:余凯亮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雅俗  地方戏  湖南花鼓戏  正统性  舞蹈  艺术魅力  民间小戏  歌舞 
描述:作为湖南地方戏代表剧种的湖南花鼓戏,虽不能越俎“湘剧”一类地方大戏的正统性,但这种民间小戏的艺术魅力毫不逊色,有着“民俗”和“雅士”共存的现状。 1、平易近人“民俗”风 花鼓戏的原型为湖南“地花鼓